文章详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科普 > 健康生活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科普 > 健康生活 >

鹿骨画现身吉林 填国内梅花鹿骨工艺品制作空白

原发表日期:2010-12-23

原发表日期:2010-12-23

  张长鸣是商人,更是成功的艺术开拓者。张长鸣用鹿骨雕刻并拼接而成的鹿骨画,做工细腻,既不失骨的质感又散发着玉的光泽,晶莹剔透,雅致精美。

喜上眉梢

    张长鸣最初接触梅花鹿是在2008年11月。他到住在伊通的舅舅家串门,听舅舅谈起近几年梅花鹿的养殖经营很惨淡,梅花鹿的粗加工产品在市场中已经完全饱和。有着敏锐市场嗅觉和艺术灵感的张长鸣听到这一席话,一个关于梅花鹿工艺品创作的想法便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我最初想,梅花鹿作为吉林的一种特色养殖项目,它的开发利用不能局限在粗加工上,而应该将其打造成一张文化名片。”回到家后,张长鸣在网上搜集了大量资料,发现梅花鹿骨工艺品的制作在国内尚是空白,这也大大鼓舞了他最初一闪而过的艺术构思。

  筚路蓝缕,白手起家,这是张长鸣最初进行鹿骨画创作的真实写照。虽然多年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张长鸣对于艺术一直有着难以割舍的偏好,但当面对一个崭新的艺术创作课题时,他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我将鹿骨买回家,放到锅里煮,骨肉分离之后,我看到鹿骨呈现出一种天然的玉青色,凭着多年的艺术积淀,我觉得鹿骨应该是适合雕刻,但我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张长鸣回忆最初的情形时说道。 

    为了学习雕刻,张长鸣在朋友的引荐下,接触了几位雕刻师。最初几位雕刻师都觉得鹿骨并不适合雕刻,也不愿意传授技艺,几乎是把张长鸣拒之门外。张长鸣幽默地回忆说,那时吃“闭门羹”是他的家常便饭。但生性倔强的张长鸣并没有放弃,而是越挫越勇。“我觉得一个好的艺术创意来之不易,不应该轻易放弃,雕刻师说不能雕刻,不想传授技艺,我就天天去,哪怕他不和我说话,我就站在旁边看他雕刻。”功夫不负有心人,张长鸣的执著打动了雕刻师,答应教授他雕刻技艺并和他共同研究鹿骨工艺品雕刻。

    2009年年初,张长鸣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简单地请朋友吃了顿饭,便住进了租住的房子里进行鹿骨工艺品的学习创作。由于鹿骨材质特殊,一些用于木雕、石雕的工具在鹿骨雕刻中根本派不上用场,张长鸣便又在长春各大工艺品店中拜师求艺,并在已有的工具上进行改进,终于整理制造出一套适合于鹿骨雕刻的工具。

青 竹

    “当第一件鹿骨工艺品摆在自己面前时,虽然很小,但我非常激动,不仅仅是因为践行了最初的艺术构思,更重要的是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实践,我觉得鹿骨工艺品就像我的孩子一样,现今我和自己的孩子见面了。”回忆时张长鸣依然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雕刻出来的工艺品,虽然保持了鹿骨本质的玉青色,但却显得不光滑,不够晶莹剔透,为此张长鸣到书店,网上查资料,看了许许多多关于骨头加工处理的信息,抛光、打磨,精心地处理着每一道工序。“看着自己的作品一点点地成熟,并日臻完善,我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其实每当看到自己的作品有一点点进步我都异常高兴。”张长明笑着说。

  对于鹿骨工艺品的创作,张长鸣并没有单纯地进行雕刻,而是将自己日常积累的诸多艺术想法融汇到鹿骨工艺品中来。插花艺术的拼接,国画艺术中的渲染,油画艺术中的写实等等在张长鸣的创作中都相互融汇,并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鹿骨画。

  张长鸣对于自己的创作技艺和手法并不隐晦,许多知道他的人慕名前来向他请教学习,他都来者不拒,倾囊相授。“鹿骨工艺品制作,包括鹿骨画都是新兴的艺术创作形式,它在我的手中形成并成长,我更希望它能壮大,一枝独秀不是春,只有当鹿骨工艺品春色满园的时候,它才能真正成为代表我们吉林梅花鹿文化的一张名片。”张长鸣深情地说道。

 

 

 

Copyright@2003 CAAA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畜牧业协会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30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042